导入数据...
 
行政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09年2月7日
  查看:3141
  来源:
《行政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行政诉讼法学
英文名称:Administrative  Procedural  Law
课程编号:0200722014
学时学分:34个学时   2学分
教材名称:胡建淼主编的《行政诉讼法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本大纲主笔人:李志栋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行政诉讼法学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必修课。根据高等学校教育的要求,本课程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行政诉讼法学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的制度、规则,提高学生运用行政诉讼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考试实行统一闭卷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要求。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54学时,3学分,第三学年开设。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1、掌握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我国行政诉讼法规范的基本精神和各种具体制度与规则的主要内容。3、学会运用行政诉讼法学科的理论并根据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及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媒体的运用
1、文字教材
本课程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由胡建淼主编的《行政诉讼法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该教材全面、系统阐述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它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依据,也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指导学生学习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授课时提出一些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把握关键内容,强化对基本理论的掌握。
2、音像教材
本课程音像教材为Powerpoint、视频以及录音磁带。它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补充和阐释,对重点和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教材内容的作用,同时对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提示和指导。
 
四、教学环节
1、课程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是以文字教材为主,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可以通过面授以及其它手段解决。教师的面授辅导依据教学大纲进行辅导讲解。运用启发式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解题思路分析和基本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建议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我国的行政立法。现实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行政立法的变动,以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治国方略促使行政立法的步伐加快。学习时要了解这些变化,认真反复阅读法律条文,知晓哪些规定修改了,为什么要做修改补充完善。(2)深入研究行政诉讼法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是很难做得到。(3)注意联系实际,分析案例。法学学科的应用性突出,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用理论解决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分析案例。把身边发生的、媒体报道的、司法部门公布的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结合其他部门法知识、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宪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录像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2、作业
作业题目应根据教学基本要求精选,分量要适度,由易到难。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以取得平时成绩。
3、考试
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同时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本课程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五、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课内学时34,共3学分。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了解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行政诉讼法的作用;掌握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和基本原则。
  2、教学内容: 
  (1)行政诉讼的概念。
  (2)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范围。 
  (3)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3、学习重点:
  (1)行政诉讼和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2)行政诉讼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3)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及与其他诉讼法律关系的区别。
第二章 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行政诉讼的历史发源,明确外国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
  2、教学内容:
  (1)行政诉讼产生的条件。
  (2)外国行政诉讼制度简介。
  (3)我国行政诉讼制度。
  3、学习重点:
  (1)两大法系国家行政诉讼法的基特征。
 
第三章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本原则的特点和各原则的具体内容,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理解并掌握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内容。
2、教学内容:
(1)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特点。
(2)各基本原则的内容。
(3)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
3、学习重点: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内容及其相关案例问题,合法性审查的范围。
 
第四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及人民法院不予手里大事项。
2、教学内容:
(1)受案范围标准。
(2)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内容(可诉行政行为类型)。
(3)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内容。
3、学习重点:
可诉行政行为类型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行政诉讼管辖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管辖的种类、能够区分各种类概念,理解级别管辖、裁定管辖和管辖权异议的内容。
2、教学内容:
(1)管辖的种类。
(2)级别管辖。
(3)裁定管辖。
(4)管辖权异议。
3、学习重点:
级别管辖的具体的内容,能够解决案例问题。裁定管辖各内容的区别。
 
第六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行政诉讼参加人、当事人的范围;掌握原告、被告、第三人及代理人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原告的种类和被告的确定。
  2、教学内容:
  (1)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2)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
  (3)行政诉讼第三人。
  (4)行政诉讼代理人。
  3、学习重点:
  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和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第七章 行政诉讼证据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点;把握诉讼证据的分类;弄清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了解行政诉讼证据的来源和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审查判断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
  2、教学内容:
  (1)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特点与种类。
  (2)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3)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
  3、学习重点:
  (1)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第八章 行政诉讼程序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起诉的概念与条件;掌握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及审理方式,执行的条件和程序;了解诉讼阻却和执行阻却事由;理解执行回转与再执行、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等。
  2、教学内容:
  (1)起诉与受理。
  (2)第一审程序。
  (3)第二审程序。
  (4)审判监督程序。
  (5)执行程序。
  (6)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3、学习重点:
  (1)起诉的概念和条件。
  (2)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审理方式。
  (3)执行的条件和程序。
  (4)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第九章、行政判决、裁定与决定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的依据;明确行政判决、行政裁定和决定的概念;掌握判决的类型,裁定和决定的适用范围。
  2、教学内容:
  (1)审理依据。
  (2)行政判决。
  (3)行政裁定和决定。
  3、学习重点:
  (1)行政判决、行政裁定和决定的概念。 
  (2)判决的类型,裁定和决定的适用范围。
 
第十章、涉外行政诉讼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和一般原则;了解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
  2、教学内容:
  (1)涉外行政诉讼概述。
  (2)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2)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
  3、学习重点:
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和一般原则。
 
第十一章 参考教材
1、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孙宁华(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3、杨寅、吴偕林:《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4、张步洪:《行政诉讼程序规范与判例创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