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09年2月7日
  查看:3925
  来源: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
英文名称: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课程编码:0200722016
学时数及学分: 68学时;4学分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本大纲主笔人:谢旻荻
本大纲审定人:院学术委员会
 
大纲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导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导论(3学时)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一)用列举知识产权主要内容的方法表述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用下定义的方法表达知识产权概念
(三)用列举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方法表述知识产权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一)从定义的表述上
(二)普遍认为:
(1)专有性
(2)地域性
(3)时间性
三、知识产权的对象
(一)知识产权对象和知识产权客体的关系
 1、 联系:前者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在对前者利用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2、 区别:前者是具体和客观的,是第一性的;后者是抽象和第二性的。
(二)知识的特征
 1、载体性;
 2、永存性;
 3、无限复制性。
四、知识产权和相关权利的关系
一、著作权和所有权
二、著作权和专利权
三、著作权和商标权
说明:本章重点是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以及与相关权利的关系;难点是知识产权对象和知识产权课题的关系。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2学时)
一、著作权的概念
二、著作权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三、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
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
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4、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说明:本章重点和难点是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尤其是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2学时)
一、作品的概念及其受保护的条件
(一)概念
(二)受保护条件
  1、独创性
  2、可复制性
  3、合法性
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说明:本章重点作品的概念及受保护的条件以及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难点是作品受保护的条件。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3学时)
一、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1、发表权:(1)概念 (2)内容 (3)性质 (4)“发表”的含义、特征 (5)推动为“公之于众”的两种情形
2、署名权:(1)概念(2)内容(3)特征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著作财产权
(1)复制权 (2)发行权 (3)出租权(4)展览权 (5)表演权 (6)放映权 (7)广播权 (8)信息网络传播权(9)摄制权 (10)改编权 (11)翻译权 (12)汇编权 (13)注释权与整理权
二、著作权的取得
(一)实质条件
(二)形式条件
1、自动取得制度
2、注册取得制度
3、有条件的自动保护制度
三、著作权的期间
说明:本章重点是著作权的内容;难点是著作人身权。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3学时)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一)合作作品
1、概念  2、成为合作作者的条件  3、两个问题:(1)作品是否分割(2)作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职务作品
1、概念  2、法律规定
(三)演绎作品
(四)委托作品
(五)影视作品
(六)美术作品
(七)外国作品
说明:本章重点是作品著作权主体归属的应用。难点是合作作品、职务作品、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主体认定。
第六章 邻接权(3学时)
一、邻接权概述
(一)概念
也称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1、联系:著作权是邻接权产生的前提;邻接权是著作权的补充和延伸。
2、区别(1)主体不同;(2)保护对象不同;(3)内容不同;(4)受保护的前提不同。
二、表演者权
三、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
四、广播电视组织权
五、出版者权
说明:本章重点和难点是邻接权和著作权的关系,以及现行著作权法对邻接权所作的基本规定。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2学时)
一、著作权的转让
(一)概念:
(二)特征:
二、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一)概念:
(二)特征:
(三)著作权转让和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区别:
1、著作权主体是否变更不同;2、是否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不同。
四、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说明:本章重点是著作权转让和著作权许可使用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2学时)
一、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二、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三、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
说明:本章的重点是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合理使用以及法定许可使用所作的规定;难点是如何处理好著作权侵权行为和著作权限制之间的关系,以及著作权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著作权的保护(2学时)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
(一)概念: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著作权作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构成的三个要件:
1、侵权的事实;2、行为具有违法性;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二、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一)诉前禁令
(二)诉前财产保全
(三)诉前证据保全
说明:本章重点是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分析和判断。
第三编专利法
第十一章  专利制度概述(2学时)
一、专利和专利权的含义
二、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三、专利制度的特征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对象(1学时)
一、发明
二、实用新型
三、外观设计
说明:本章重点是专利权的对象;难点是专利制度的特征。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主体(2学时)
一、发明人、申请人和专利权人
二、先发明人与先申请人
1、先发明制
2、先申请制
3、优先权制
(1)国际优先权;(2)本国优先权
三、职务发明创造
说明:本章难点是实务中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
第十四章 授予专利的条件(4学时)
一、消极条件
二、积极条件
(一)发明、实用新型
1、新颖性
2、创造性
3、实用性
(二)外观设计
说明:本章的难点是发明、实用新型实质条件。
第十五章 专利申请、审批制度(2学时)
一、专利的申请
(一)专利申请的原则
1、书面原则
2、单一性原则
3、先申请原则(结合优先权制度)
(二)专利申请文件
二、专利的审批
(一)发明――――― 迟延审查制度
申请→→ 初步审查→ →  公布→→  实质审查 → → 授权
(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形式审查制度
三、专利的无效宣告程序
(一)程序规定
(二)请求无效宣告的事由
(三)无效宣告的后果
说明:本章的重点是专利的审批制度和专利的无效宣告程序;难点是对迟延审查制度的理解。
第十六章 专利权(2学时)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一)独占实施权
(二)转让权
(三)实施许可权
(四)放弃权
(五)标记权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三、专利权的限制
说明:本章的重点是专利权人的权利以及专利权的限制;难点是对专利权人独占实施权的理解,以及专利权限制中的权利用尽和先用权人实施问题。
第四编  商标法
第十八章 商标概述(2学时)
一、商标的概念
二、商标的作用
三、商标的分类
四、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
说明:本章的重点是商标的分类以及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对象(4学时)
一、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消极条件
二、注册商标的积极条件
说明:本章的难点是对实务中商标注册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十章  商标权(1学时)
一、商标权的概念
二、商标权的内容
三、商标权的特征
说明:本章重点是商标权的内容和特征。
第二十一章 商标权的主体(1学时)
一、主体范围
二、商标权的共有
说明:本章的重点是理解现行商标法与修改前商标法之间的变化。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取得(2学时)
一、商标权的取得制度
二、商标权的取得原则
三、商标注册的程序
说明:本章重点是商标注册的程序。
第二十三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转让、使用许可和终止(2学时)
注册商标的终止
一、撤销
二、注销
说明:本章重点是理解注册商标撤销和注销的基本程序;难点是注册商标撤销和注销的区别。
第二十四章 注册商标无效(4学时)
一、注册不当商标
二、注册商标争议
三、注册商标争议程序与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程序以及商标异议程序的区别
说明: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实务中对注册商标争议、商标注册无效以及商标异议程序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十七章  关于驰名商标的保护(2学时)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二、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
三、驰名商标的保护措施
说明:本章的重点是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十八章  关于侵犯商标权认定的几个问题(2学时)
一、商标权穷竭
二、平行进口
三、反向假冒
说明:本章的难点是有关商标权穷竭、平行进口、反向假冒的理论。
第五编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2学时)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立法模式
第三十章 不正当竞争及其法律责任(4学时)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章  滥用行政权利限制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学时)
第一节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危害
第三节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及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
说明:本编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
第三十二章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概述(2学时)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第二节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在成员国内的效力与执行
第三十三章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学时)
第三十四章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1学时)
第三十五章 知识产权的其他主要国际公约(1学时)
第三十六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1学时)
说明:本编的重点是《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以及TRIPs协议的基本规定。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民法、经济法是该课程的前期课程
考核方式:1、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2、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小论文等)占30%
教学参考书目
1、杨忻、李淼:《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郭禾:《知识产权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
4、沈达明:《知识产权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古祖雪:《国际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