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
1.基础夯实的前瞻性。本学科方向对刑法解释、犯罪论体系、单位犯罪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定罪机制、违法性认识、共犯与身份、量刑规范化等最前沿领域颇有建树,在《中外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发表了系列论文。
2.顺应时代的实践性。本学科方向立足于中国现实,直面经济、社会的变动,积极回应刑法实务界的要求,特别注重运用当代行政法、民商法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对转型时期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公司犯罪、计算机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众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
3.理论、实证的互动性。本学科方向既继承了传统的理论研究方法,更注重利用实证调查方法,开展了刑事法官实际司法过程、量刑实证研究、街面犯罪实证调查等多项实证调研,寻求理论的现实验证,带来了良好的理论效益与积极的社会价值。
二、优势
1.学科优势明显。本学科方向研究优势主要集中在犯罪论体系研究、刑法解释研究、经济犯罪的理论与刑事法律实证研究等方面,其研究水平居于省内前列,《经济犯罪的刑事惩罚标准研究》一书获四川省第13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科研力量突出,潜力巨大。现有成员9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5人,平均年龄仅37岁。唐稷尧教授为四川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在《中外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上连续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研)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在国内刑法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田承春教授为四川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3.成果丰硕。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0篇,4篇获得省厅级奖励,1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5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索引。
【编辑: 】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