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法治协同,助力师生精准把握新时代司法职能定位,10月24日上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杨诚应邀来我院作“新时代人民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职能定位——以成都法院具体实践案例为例”专题讲座。讲座由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滕文浩主持,校内师生积极参与并现场聆听。

滕文浩代表学校对杨诚院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成都中院作为司法实践前沿阵地,积累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期待通过搭建“司法实践+高校研究”的交流平台,助力师生跳出固有理论框架,校地协同联合培养法治人才。

杨诚院长以“中国古代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将古代“礼法合治、多元解纷”的智慧与现代司法实践相联系,指出,两汉至唐宋时期形成的“德”“法”融合解纷框架,均体现了“非诉优先”的治理思路;而明清时期更是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解纷网络,《大明律》《大清律例》明确“民间细故必先经基层调解”,州县长官、乡绅、宗族等主体协同参与,形成了“调解为主、诉讼为辅”的治理传统。杨诚院长的历史解读,为新时代法院职能定位铺垫了文化根基,也让在场师生清晰理解:现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对传统治理智慧的传承与创新。

滕文浩在总结时表示,杨诚院长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师生打开了观察司法实践的新视角。在场学生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自己对法院职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未来将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成长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法治建设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张杰   审核:苏镜祥   终审:赵建